更新2025年4月自考15044《马克思主义原理》真题完整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课程代码 15044)
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2.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纸)指定位置上作答,在试卷上无效。

3.涂写部分、画图部分必须使用2B 铅笔,书写部分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签字笔,

第一部分-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内在矛盾的尖锐化,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

A.阶级基础  B.客观条件  C.科学前提 D.思想渊源

2.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

A.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B.科学性与人民性的统一

C.科学性与实践性的统一

D.科学性与发展性的统一

3.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作为哲学的基本问题也称为

A.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问题

B.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

C.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D.社会和自然的关系问题

4.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否认物质的运动和运动的绝对性,必然导致

A.相对主义 B.不可知论 C.唯心主义 D.形而上学

5.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转移的。这说明联系具有

A.稳定性 B.普遍性 C.客观性 D.多样性

6.在唯物辩证法体系中,作为其实质与核心的是

A.对立统一规律

B.量变质变规律

C.否定之否定规律

D.因果规律

7.“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感觉和思想到物”的对立,是

A.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B.直观反映论和能动反映论的对立

C.唯物主义一元论和唯心主义一元论的对立

D.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

8.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包括两次飞跃,下列选项属于第二次飞跃的是

A.收集感性材料  B.分析实际情况

D.理论付诸实践  C.提出科学假说

9.“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的提出者是

A.圣西门 B.费希特  C.马克思 D.恩格斯

10.社会存在是指

A.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 B.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的总和

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 D.经济制度和政治体制的总和

11.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集中表现为

A.它被经济基础决定 B.它反映经济基础的要求

C.它为经济基础服务 D.它适应经济基础的变化

12.划分阶级的唯一标准是

A.政治标准  B.经济标准 

C.法律标准 D.道德标准

13.关于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唯物史观认为

A.每个人都在历史发展中起一定的作用

B.每个人都在历史发展中起同样的作用

C.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的作用都是积极的

D.普通个人对历史发展的作用是可忽略的

14.下列关于使用价值和价值关系的理解中,正确的是

A.使用价值与价值二者间是等比例关系

B.使用价值与价值二者间是正比例关系

C.使用价值与价值二者间是反比例关系

D.使用价值为零时,价值也为零

15.从物质形态看,由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所构成的资本构成是

A.资本价值构成 B.资本技术构成

C.资本有机构成 D.资本积累构成

16.利润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它是

A.剩余价值与不变资本的比率

B.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

C.剩余价值与所费总资本的比率

D.剩余价值与预付总资本的比率

17.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使资本主义再生产也具有了周期性。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中决定性的阶段是

A.复苏阶段 B.萧条阶段 C.危机阶段 D.高涨阶段

18.资本主义国家“三权分立”制度的“三权”指的是

A.立法权、财政权和监督权

B.立法权、财政权和司法权

C.财政权、监督权和司法权

D.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

19.垄断资本主义的历史作用是

A.实现经济全球化和福利社会化

B.实现资源配置市场化和全球化

C.为更高级的生产方式创造物质条件

D.为更高级的生产方式创造社会条件

20.通过大企业之间较稳定的协议形成的,在生产或流通的某些环节实行垄断经营的垄断企业组织形式是

A.卡特尔 B.辛迪加

C.托拉斯 D.康采恩

21.金融寡头在政治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

A.实行“个人联合”来实现 B.建立金融研究机构来实现

C.实行“参与制”来实现 D.掌控互联网和新闻媒介来实现

22.下列选项属于国家与私人资本在企业内部的结合形式的是

A.财政支持和再分配 B.政府收购私人企业

C.国民经济计划化 D.政府的加工订货

23.1921年春,列宁果断地结束战时共产主义,转而实行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的主要特征是

A.优先发展重工业 B.发展商品经济

C.取消商品货币关系 D.实行余粮收集制

24.关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率先进入社会主义这一历史现象,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它有其历史必然性 B.它违背历史发展规律

C.它是“反常现象” D.它是“早产儿”

25.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讲的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或低级阶段是指

A.过渡时期 B.社会主义社会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共产主义社会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考生任选其中2题作答,每小题10分,共20分。如果考生回答的题目超过2题,只按考生回答题目的前2题计分。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6.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27.简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8.简述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29.资本主义国家如何利用利率调节经济?

30.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中的领导核心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考生任选其中2题作答,每小题10分,共20分。如果考生回答的题目超过2题,只按考生回答题目的前2题计分。

31.意识的能动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如何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32.社会改革的实质是什么?社会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33.试述劳动力商品的特点及价值决定。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6 分享
抢沙发
头像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图片快捷回复

    暂无评论内容